文|菊学姐,原创好文,欢迎转发分享。
前段时间,张雪峰女儿火了!
众所周知,张雪峰一直很火,可他女儿怎么也火了?这是咋回事?
起因张雪峰女儿参加了一档名叫《寒暑假》的综艺节目,期间作为家长的张雪峰分享了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:
“她想怎样就怎样,我作为父母的,我就是她坚强的后盾。”
张雪峰在《人物杂志》中也提到:“我小时候弹玻璃珠,我女儿现在打高尔夫,出行必须头等舱、五星级酒店,给她准备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,她想做什么都可以。她喜欢画画,我可以给她开一个美术学校,让我员工的孩子免费去上课,学费我来掏。”
他自嘲给女儿起名字时,是自己最有文化的时候。为了给女儿起一个有寓意的好名,他愣是翻了半年的词典,最终给女儿取名“张姩菡”,寓意:希望女儿如荷花一般美好。
还有一个细节就是,因为女儿属羊,所以找了草字头的“菡”,“菡”在古代指荷花,而“姩”字指“美女”。另外,“姩菡”还谐音“念寒”,意思是让女儿记住自己祖籍东北。不得不说,张雪峰真是爱女心切!
于是,很多人就感叹,张雪峰女儿也太会投胎了吧!
实际上,优渥的物质条件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,在学姐看来,一个女孩能被父母全力托举才是最让人羡慕的。张姩菡真正的好命,其实在于她父亲已经为她规划好了未来的学业之路,不用参与任何内卷,就可以过好这一生!
据了解,张雪峰给女儿规划了一条人烟稀少的“王者之路”,简言之就是,不参加中考、高考,未来照样上世界名校!
首先,他让女儿在苏州上了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,紧接着再送她上国际初中。
接下来,重点来了。等他女儿上完初中,他可能就会把她送到新加坡或者香港去,因为他暂时没有送女儿到英美国家留学的计划。
他为什么会让女儿先上国际初中,再留学呢?原因很简单,主要就是为了避开中考、高考这两个高强度的考试。
那为什么张姩菡初中毕业后,有可能被送去新加坡或者香港呢?其中原因,其实很值得家长们借鉴。
第一,国际初中避免了中考压力。 孩子不用面临分流,学习更加轻松。
第二,香港DSE考试比内地高考更容易上顶尖高校。 如果孩子通过DSE考清华北大,录取分数线可以降低30-50分,成功几率大大增加。
第三,新加坡本科可以早毕业。 初中毕业后即可去新加坡读本科,两年制本科毕业后,再攻读新加坡顶尖大学的硕士学位,19岁就可以硕士毕业。因为年轻,回国想找工作就找工作,不想马上找工作,还可以继续考公、考编。这条路既节省时间,又容易出成果。
不少大佬子女都在走类似的国际教育路线,但普通家庭是否也能效仿呢?答案并不乐观。
以前,小康或中产家庭的父母也会倾尽全力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,意图让孩子避开内卷。然而,现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。除了学费高昂之外,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还有很多细节,可能会颠覆家长们的认知。
(1)国际学校的中文教学普遍较弱
很多明星的孩子从小就读国际学校,比如黄磊的女儿黄多多,但即便如此,她在阅读小学绘本时,竟然会读错七八个汉字。
虽然国际学校的孩子英语水平普遍不错,但由于中文学习时间有限,中文水平往往有所下降。长时间浸泡在外语环境中,他们的语言体系容易混乱。
毕竟,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语言作为情感和思想的主要载体,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外语占据了大量学习时间,自然导致母语中文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。
(2) 国际学校假期多,成本高
国际学校的假期不仅涵盖中国传统节日,还包括西方的感恩节、复活节等。每个假期动辄放半个月,整年下来,孩子实际在校时间只有180天左右。以每年20万的学费来算,每天花费约1200元,这对小康、中产家庭来说,负担着实不轻。
(3) 攀比风气严重
国际学校的攀比现象非常普遍。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外国语学校上学,常听同学分享出国旅行的经历,羡慕不已,回家就嚷着也要去英国。朋友一听觉得有些不妙,毕竟自己家也不算什么大富大贵,充其量就是小康家庭,于是第二学期果断给孩子转学到了公立学校。私立学校的攀比之风都已经很明显,更何况国际学校了。
还有家长表示,国际学校的初中生已经开始给人分“三六九等”,只和家里有公司、手握资源的孩子交朋友。如果家长只是普通上班族,孩子很可能会被边缘化。
总之,张雪峰的教育方式对普通家庭而言,并不容易复制。要走这条路,既要财力支撑,也要在教育观念上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心理准备。
菊以高洁会渊明,吾以文会友。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,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,每天努力码字,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、有趣、独特的教育观点。原创不易,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@菊学姐